新闻中心

旷古未见的美丽毒花
TIME: 2025.06.20

  “杀日本鬼子呀,杀日本鬼子!奋勇多杀日本鬼子!你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帮助前方多杀日本!”

  阿拉莫戈多的试验并没有消除人类对于的所有疑问。由于“小玩意”已经爆炸,所以内爆式在理论上应该是能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但是对于枪式就谁也说不准了。由于浓缩铀的生产速度比钚慢上许多倍,曼哈顿工程手头只有少数的铀,可供进行一次爆炸试验之用。

  在洛斯阿拉莫斯装配的第二颗内爆式规格与“小玩意”相同,装药为6.2公斤钚,只是在外面加装了弹壳和稳定翼,全重4.5吨,长325厘米,外径152厘米。这颗炸弹起初有许多绰号,如“圆人”,“大男孩”、“大个儿”等等,最后在1944年9月被命名为“胖子”,以纪念丘吉尔和英国人对曼哈顿工程的帮助。枪式的装药为60公斤铀,按照42:58的比例分为“子弹”和“靶子”两部分,“枪管”直径18厘米,弹体长320厘米,外径71厘米,总重4吨,在投放前夕被命名为“小男孩”(其他几个绰号包括“瘦子”)、“皮包骨”等等,“瘦子”是一种弹长达5米的设计)。

  由于的尺寸大大低于预测(爱因斯坦曾认为需要用船运到港口),所以格罗夫斯决定用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作为投放手段。

  早在1944年春天,他就为此拜访过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寻求支持,当时他甚至还不知道的尺寸和重量是多少,能不能装进 B-29轰炸机的弹舱里。阿诺德问到如果装不进去怎么办,格罗夫斯说那就必须考虑使用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了,他确信丘吉尔一定会乐于把这种飞机提供给美国使用。格罗夫斯的激将法令阿诺德感到很没面子,于是回答说,他希望用美国的轰炸机载运,即使为此特地改装B-29也在所不惜。

  1944年8月,格罗夫斯通知陆军航空兵派来的联络官威尔逊上校,空军应当按照以下总则着手制定计划:一、在1944年9月1日到1945年2月1日最近一段时间里,为了训练目的,曼哈顿工程将供给他们数百颗和内爆式具有类似弹道特征的高爆炸弹,供投弹练习之用,但首批炸弹的交付时间尚待确定。二、枪式的制造大体上已完成了,不过还需要等待足够的铀23装药,预计其完工时间为1945年6月。三、内爆式还在研究中,但有希望在1945年1月交出第一个与其外形相同的高爆炸弹。

  在这一通知的基础上,威尔逊制定了陆航的支援计划:专门指定一个附带特别小队的重型轰炸机中队及其人员,将其集中在西南部的某基地进行特殊训练;及时地开始改装飞机,在1944年9月30日之前提供3架改装的B-29,在1945年1月1日前再提供13架,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练习炸弹的投掷训练工作,训练期间,曼哈顿工程和空军的专家应随时在场并提供技术指导;到1944年底,应指定空袭的起飞机场。

  由于B-29是一种数量稀少且造价昂贵的新式超重型轰炸机,所以陆航的各单位都不愿意将自己手头的飞机交出去,阿诺德得知此事后立即插手干预,对其部下说:“曼哈顿工程区的任何要求必须无争论地予以满足。”几个月后,曼哈顿工程的专家又认为最好使用新出厂的飞机,格罗夫斯为此再度求助于阿诺德,后者的回答非常干脆“鉴于国家已经花费了巨大的力量支援曼哈顿工程,空军方面就不容有任何疏忽,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失败的罪人。”他问要多少新飞机,格罗夫斯说至少需要1架用来空投,结果阿诺德一下子批了14架,并另购14架以供备用,并一再对格罗夫斯说,不管别的部门出什么岔子,决不能让人说空军方面没有竭尽全力支持曼哈顿工程。

  这批崭新的B-29于1945年春天交到了犹他州西部紧邻内华达州边境的温多佛机场,它们装有可控燃油喷嘴和变距螺旋桨。驻在温多佛的是组建于1944年12月17 日的第509混合大队,该大队隶属于总部在科罗拉多州的陆军航空兵第20航空队第315轰炸机联队,核心为1944年9月从调往太平洋的第504大队中分出的第393重轰炸机中队,除此以外还有1个空运中队和1个军械特别中队,成员包括225名军官和1542名士兵,指挥官为保罗·蒂贝茨上校,他曾担任过北非和欧洲战场的第97轰炸机大队作战参谋,具有多年的飞行经验,调回美国后一直从事B-29飞机的接收、检验和编写操作条例的工作,对这种轰炸机的性能非常熟悉。

  第509混合大队在1944年10月就开始从陆航其他部队里接收二手的B-29轰炸机,并于同月开始从代号“人王”的温多佛机场起飞,在荒无人烟的索尔顿湖上空进行投弹试验。这些模拟炸弹的大小和重量与一样,起初只是实体模型,后来一些炸弹装进了炸药,以增加训练的线中队还被调到古巴的巴蒂斯塔机场进行两个月的长途跨海飞行训练,练习内容有高空目视投弹和雷达投弹,训练时采取单机飞行的方式,因此对每架飞机的领航员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1944年7月开始计划使用轰炸日本时,美国的战略是按照以下步骤制订的:1945年10月1日对九州展开代号“奥林匹亚”的进攻,紧接着于同年12月对本州岛、尤其是关东地区发动代号“冠冕”的登陆作战,进攻的力量将为36个师,共计153.2万人,预计伤亡将十分惨重。由于此时苏联参战的意向还不很明确,参谋长联席会议推定进攻将由美军独立进行,并在1945年5月25日批准了该方案,并将“奥林匹亚”的开始日期推迟1个月,延到了11月1日。为减少美军伤亡,并尽最大可能削弱日本人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美国将使用,以此作为摧毁日本士气、尽快结束战争的手段之一。大约在同一时期,格罗夫斯、阿诺德、史汀生和马歇尔讨论了目标问题。

  在战略航空兵参谋长诺斯塔德准将最初开列的潜在目标清单上一共包括17个日本城市:本州岛上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广岛、新泻、滨松、岛田、敦贺、四日、柏崎、大垣、日立、宇部;九州岛上的小仓;四国岛上的德岛、宇和岛(德国清单则包括柏林、慕尼黑、莱比锡、奥格斯堡等城市)。选择这些目标只参考一个标准-军事潜力。这些城市要么是军备供应和生产中心,要么是重要的指挥部或军队集结地。

  为了进一步确定详细目标,来自曼哈顿工程区的4个主要负责人(包括格罗夫斯)和3名陆军航空兵的专家在1945年5月2日组成了目标特别委员会,将这17座城市筛选为4座,其中2座为轰炸目标,2座为后备目标。筛选的标准主要考虑到该城市被破坏的程度,因为此前的破坏程度越小,则越可以准确评估的威力;其次这个城市不能太大,最好能将的破坏范围局限在一定的范围里,以使美军专家稍后能更准确地判断其威力。于是东京、大阪、名古屋等面积广大、破坏严重的城市就从名单中剔除了,大津、柏崎这样的小城市也于随后删除。

  目标特别委员会最终选定的城市(按轰炸的优先顺序排列)是:1、小仓,这里有日本最大的小仓兵工厂,厂区长达1.3公里,宽0.8公里,附近还有铁路车辆厂、机械工厂和发电厂;2、京都,日本的故都,也是拥有100万人口的巨大工业城市,由于别的日本城市已经遭到严重的空袭破坏,大量人口和机器设备都往京都迁移,因此它已经成了日本战时最重要的兵工生产中心;3、广岛,这里是日本的军队指挥中枢之一,第二军总区司令部所在地(日本本土只有两个军总区,第一军总区司令部在东京,由此可见广岛的重要军事地位),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

  从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开始,参加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出兵山东、出兵“满洲”、全面侵略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日军部队都在广岛市区的宇品港登船出发,因此这里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和军火仓库以及码头设施,此外城东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重工业设施4、新泻,濒临日本海的重要工业城市,那里有一座炼铝厂、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一个重要的炼油厂和一个油港码头。在投放之前,这些城市将作为禁止轰炸的目标,以便将来评估威力。

  格罗夫斯把这份名单提交给马歇尔时遭到了史汀生的反对。史汀生任菲律宾总督期间曾经多次访问过京都对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千年古城有很深的感情,那里传统而悠久的日本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史汀生称,京都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如果将其毁灭,将给战后管理日本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格罗夫斯反驳道,日本的经济特别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型工厂,这些工厂在战时生产大量的军备物资。京都市区里包括264公顷已查明的和195公顷待查明的工业区,那里正在生产机床、精密机械和飞机零件,以及无线电和火控仪器,是最有价值的、最重大的军事目标。

  史汀生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找来马歇尔,向他力陈不可轰炸京都的理由。马歇尔倒是认为是否摧毁京都无关紧要,因为即使不用炸,几个月后也得用燃烧弹和高爆弹轰炸。最后史汀生找到了杜鲁门总统,劝说他划掉京都的名字,同时将该城继续保留在禁止轰炸的城市名单上。

  “记者:首相对27日的三国共同宣言如何看?铃木:我认为,那个共同声明是开罗会议的翻版。帝国政府不认为其有重大价值。唯有默杀。我们唯有坚持向完成战争迈进。 --铃木贯太郎,1945年7月28日”

  1945年4月,第20航空队的李梅将军下令将第509混合大队基地从温多佛转到提尼安岛,该岛原属日本委任统治下的北马里亚纳群岛,1944年8月被美军占领,岛上已建有一个机场,而且该岛距离日本本土比另一个主要军事基地关岛近160公里。海军工程队从2月底就进驻该岛扩建机场,尼米兹特地指示该地区的海军部队必须无条件服从提尼安岛的任何物资调遣需求,并为此签发了强制执行命令,洛斯阿拉莫斯则派去了一个专家小组指导施工,组长为曼哈顿工程的安全主管威廉·帕森斯海军上校,陆军的柯克帕特里克上校为曼哈顿工程派驻太平洋地区海军的联络官。美军攻克硫磺岛后,帕森斯小组将该岛也接收过来,作为后备基地,以便在携带的飞机出现故障时在该岛紧急迫降,把转移到备用飞机上。

  1945年5月上旬,第509混合大队的800多名人员在西雅图登船,14架B-29飞机在5月20日抵达提尼安。到7月中旬,整个大队的人都已经在岛上安顿下来,飞行员接受7天的正规训练后,开始用特鲁克为目标进行为期20天的轰炸练习。这时他们已有了外形和完全一样的训练弹,这种外形短胖的炸弹被称作“南瓜”,第509大队的人得知他们接受这么特殊的训练仅仅是为了扔这种十分平凡的炸弹,不禁感到十分失望,其他大队的人也拿“南瓜”来取笑他们。

  从7月20日起,第509大队的飞机开始对日本本土城市投掷“南瓜”,以试验投弹技巧,尤其是投弹之后的俯冲急转弯动作。“南瓜”轰炸的目标主要是从最初的17座目标城市里漏掉的那些幸运儿:7月20日,第509大队的10架B-29轰炸了日立、东京、富山等地的钢铁和制氨工厂,扔下了10枚“南瓜”;7月24日,11架B-20用10枚“南瓜”轰炸了爱媛县的住友钢铁厂,神户的川崎车辆工厂、三菱重工神户船厂、神户制钢厂,四日的海军燃料库,滋贺的日满制氨工厂和大垣的市区。

  7月26日,第三批10架B-29轰炸了新泻的昭和电工工场、日立铜精炼厂,以及大阪、名古屋、岛田、滨松、富山和烧津的市区目标.7月29日,在实弹投掷前的最后一次模拟空袭中,8架B-29轰炸了东京郊区武藏野的中岛飞机厂,宇部的帝国燃料工场、日本制氮和苏打工厂,以及郡山、和歌山的轻工业目标。由于炸弹是空爆,装填的又是普通炸药,所以这几次轰炸的效果很不理想,7月29日对宇部的轰炸就只炸死了6人,也没有造成太大的财产损失,不过第509大队的飞行员为此获得了足够的投弹经验。

  7月26日是第一颗所需的铀装药和其他组件运到提尼安的日子。这批铀在7月2日从橡树岭工厂运到洛斯阿拉莫斯,经检验后于7月14日装上了1辆封闭的黑色卡车,在7辆汽车的护卫下从圣菲运到了阿尔伯克基,在那里装上空军飞机运到旧金山市郊的哈密尔顿机场,随后运到亨特角海军仓库。

  7月16日清晨,装有铀的一个金属圆桶和装着零件的一个大板条箱搬上停泊在母马岛海军基地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该舰随后立即启航,全速前往提尼安,7月26日当天就卸完了货,随后前往菲律宾海域,不幸的是,该舰于7月30日被日本潜艇击沉,900多名舰员遇难。的其他零件和最后一点铀于几天后分别用两架C-54专机运到提尼安,人类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小男孩”将在那里完成装配工作。

  7月23日,在马歇尔赴波茨坦开会期间代理参谋长的汉迪将军签署了最后的书面命令:“致美国陆军战略航空兵指挥官卡尔·斯帕茨将军:1、空军第20联队第509混合大队大约在1945年8月3日以后,当天气特征情况允许进行目视轰炸时应立即将第一颗投到下列目标之一: 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另一架伴随飞机将载着陆军部及文职科学人员前去对爆炸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2、另外一个炸弹,在本计划人员将其准备就绪后,也应立即投到以上描述的目标,关于上述城市之外的目标,将另有指示;3、所有任何有关使用这类武器攻击日本的消息只可由陆军部长及美国总统发布,战地司令官没有经过授权不得发布与此有关的文件或新闻……希望你将此命令的抄件亲自转交麦克阿瑟将军一份,尼米兹海军上将一份。”

  7月24日,格罗夫斯给远在德国的马歇尔送去了一份备忘录,希望他对轰炸目标进行最后批准。按照轰炸优先顺序,4个目标依次是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长崎是刚被拉进目标清单以代替京都的,但是它市区多山,妨碍威力的发挥,而且美军飞机已对该市进行了多次猛烈轰炸,因此格罗夫斯及其幕僚不禁对在长崎的爆炸效果有些担心。备忘录提出第一次轰炸的时间为8月1日到10日之间,取决于最后一批铀何时运到提尼安,帕森斯海军上校将作为后援军官随机前往广岛,并提供技术保障。

  7月21日中午,史汀生收到了由特别信使送来的格罗夫斯报告,午后不久,他和马歇尔将军一同阅读了这份报告,并在下午3点30分将其呈递给杜鲁门。在波茨坦凯撒大街2号“小白宫”(原为德国出版商古斯塔夫·米勒别墅,被苏军征用)的书房里,史汀生大声地向总统朗读了这份报告。格罗夫斯的报告里生动地描写了爆炸时的闪光、火球、冲击波和蘑菇云,谈到了被烧成翠玉一样的沙漠地表和消失的铁塔,以及爆炸成功后科学家们如何兴高采烈地欢呼“……基斯塔科夫斯基博士伸出双手与奥本海默拥抱在一起,欢呼着……大家被抑制的感情在这几分钟之内全都迸发了出来,并且似乎立即意识到这次爆炸远远超出了最乐观的预料和科学家们最狂热的愿望。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置身于一个新时代诞生的时刻……”

  史汀生读了一个多小时,当天傍晚杜鲁门去塞西林宫与斯大林谈判的时候信心增强了许多,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政治顾问罗伯特·墨菲注意到总统的神情发生了变化,“他对自己更有把握,也更自信了。显然发生了什么事。”丘吉尔也注意到杜鲁门的变化,对史汀生说他想象不出总统是怎么了。第二天史汀生把格罗夫斯的报告读给丘吉尔听时,后者的反应比杜鲁门强烈得多:“史汀生!火药算什么?电力算什么?毫无意义!这颗才是愤怒的基督再临人间!”

  7月24日上午,经过两天深思熟虑的杜鲁门做出了对日本使用的决定,并按照1943年魁北克协定的规定,于当天中午在小白宫”和丘吉尔及美英联合参谋团的午餐上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丘吉尔。丘吉尔毫不犹豫地说,如果可能有助于结束战争,他就赞成使用它。当天下午在塞西林宫的会议结束后,杜鲁门对斯大林说:“我们有了一种具有超常破坏力的新式武器。”斯大林听了之后平静地答道:“那很好,但愿你们能好好用它来对付日本人。”杜鲁门没有具体说明这是什么武器,也没提出和苏联共享科学秘密,斯大林也没表示出过分的好奇,没有询问这一武器的性质、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美国手头有多少,也没有提议让苏联科学家去进行考察,因为实际上他通过间谍了解到的美国情报几乎和杜鲁门一样多。

  在以后的几年中,杜鲁门经常和别人说,做出使用的决定的那天晚上,他终于睡了一个好觉。住在他楼下的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则说:“参与决定使用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对此感到高兴。

  7月26日晚上,贝尔纳斯和杜鲁门决定发表波茨坦公告,公告以杜鲁门、艾德礼(他刚接替丘吉尔担任首相)和蒋介石的名义发表,它保证日本人民将获得人道待遇,盟国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一旦言论和宗教自由得以确立,一旦“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的政权被彻底铲除,并自由选出一个负责任的、倾向和平的政府,占领军就将撤出。声明最后警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日皇裕仁的命运是模棱两可的,声明里绝对没提到他,也没有解释盟国有咋样的手段可以使日本“迅速完全毁灭”。

  日本的无线点收听到了这个公告,裕仁获悉内容后立即将东乡茂德外相召进宫中,告诉他不必迟疑,立即接受波茨坦公告。铃木首相为此和内阁成员开了一整天会,除了陆相阿南惟几外,大多数内阁成员赞同接受公告,并将公告内容向国民公开,让人民知道准备投降,同时警告各报不准批评盟国文告。但是内阁成员对波茨坦公告还有很多疑问,因为该文告是无线电广播,未经正常外交途径递交,日后能否以此作为谈判依据?拟议中的派前首相近卫公爵赴苏求和的行动有没有必要继续搞下去?这些复杂的问题有待考虑,因此内阁最后在东乡的建议下决定对波茨坦宣言暂守缄默,静待发展。

  7月28日下午,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招待会,据日本内阁新闻局的人事后透露,铃木准备在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说“内阁准备接受波茨坦宣言,但不拟立即宣布,理由有二:等待苏联是否接受日本提出的调停要求;等待盟国的哀的美敦书(最后通牒)经过正常的外交途径到达。”但是这位出身海军大将的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却与其相反,还使用了“默杀”一词。

  “默杀”这个词在英文中没有恰当的翻译,即使在日语中意义亦很含糊,既可表示“不予置评”,也可以表示“无视、不予理睬”,如果铃木想表示“暂不予以置评”的意思,应该用“默视”一词。战后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共同社的译员并不清楚铃木的原意,选择了错误的那个译文,将“默杀”翻译为英文的“ignore”,盟国随后又将其理解为“reject”。但是从铃木对记者的讲话原文看,第一、二句说明对波茨坦公告“无须重视”,然后合乎逻辑地道出第三句“不必理会”。这样看来,共同社“无视”的译法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当然,无视不等于拒绝。但如果再考虑第四句所明显表露的顽抗态度,则盟国“拒绝”的译法也就没什么大错了。

  铃木在战后写道“波茨坦公告一看就知道是催促日本投降的最后条件……可大叫一亿玉碎’的军部认为公告不屑一顾,结果决定暂不表态……然而,国内舆论和军部的强硬派还是认为,应对公告加以彻底反击,以鼓舞士气……为此,我迫于无奈,在7月28日的内阁记者会上作了大意为该公告不值得重视的回答。这使我很久之后仍感觉到很遗憾……”如此看来,“默杀”发言之所以出笼,军方的压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客观地分析,日本政府、特别是作为首相的铃木贯太郎,亦负有重大责任。第一,既然内阁最高会议认可对波茨坦公告暂不予评论,政府就应不失时机地向国内外媒介说明白这层意思;其次,即使军方牵制,至少在对外广播时应当、而且完全可能明确说“不予评论”、并取消“坚持……战争”之类的调子。杜鲁门就此回忆道“在下达了准备使用的命令之后,我向陆军首长指示,只要没有日本可能接受最后通告的消息,投弹的命令就有效。…….东京广播宣称日本政府继续战争。这下就无另外的的路可走了。”

  那么日本政府为何会犯此重大错误?根源在于对波茨坦公告的轻视。事实上,铃木贯太郎上述“一看就知是最后条件”的说法太像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表白,实际上,铃木发表“默杀”讲话的背景,一是认定苏联没有参与波茨坦公告,仍寄希望于苏联的调停,二是没有真正理解波茨坦公告所称“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的意思,因为日本当局那时还不知道美国已经制成了。

  东京广播的新闻使盟国大为震怒,日本内阁主和派对铃木的措辞及共同社的误译极其愤怒,而日本陆军却对这个错误大感兴趣,鼓励各报将“默杀”继续译成“断然拒绝”,此后军方主战派再度嚣张,主和派或被陆军逮捕,或受监视威胁,盟国的态度也日趋强硬,“默杀”一词遂将错就错,无人纠正。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在波茨坦和记者说,这个答复是“使人失望的”,杜鲁门总统则还寄希望于日本人回心转意,但直到3天后仍然没有收到相反的消息。7月30日,华盛顿再度发来一封特急电报,称“格罗夫斯计划的时间表进展很快,现在必须在8月1日星期三之前得到你批准投放的声明……”。7月31日清晨7点48分(柏林时间),杜鲁门用铅笔在粉红色的电报纸背面写下了批复,字迹大而清楚:“建议获得批准。准备就绪后即投放,但不得早于8月2日。”该电报随后发回美国。

  8月2日早上6点45分,杜鲁门一行离开波茨坦,在柏林加托机场乘“圣牛”号总统专机飞往英国的朴次茅斯军港,当天中午在那里登上“声望”号战列巡洋舰拜会英王乔治六世,并享受了一顿包括汤、鱼、羊排、土豆和巧克力冰淇淋在内的丰盛午宴,当天下午乔治六世对杜鲁门的“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进行了回访,英王离舰后15分钟,“奥古斯塔”号就启程回国了。杜鲁门随后把几名随行记者叫到了船舱里,面前放着一本笔记本,开始向他们讲述及其历史,合众社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回忆道:“他(杜鲁门)对这种可怕的毁灭性武器的开发忧心忡忡。”随行记者们则更是垂头丧气“这是自发明火药以来最大的新闻,我们对此却什么也做不了,只有坐等。”

  还可领取就业见习补贴。每人每年最高30240元!补贴条件:用人单位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

  6月17日(报道)广东湛江,全红婵家新房因暴雨被淹 积水至小腿处,施工方回应:影响不大 混凝土泡水更利于养护(九派新闻)

  6月17日报道,广东茂名,#官方谈农户因荔枝价低放弃采摘 :极个别现象。

  “涨工资”!又一次出现在里,涨工资的信号越来越明确#大象主播说 @大象新闻主持人陈静华

  广东多地出现特大暴雨。6月16日,广东英德、怀集遭遇特大暴雨,其中英德6小时雨量达160毫米。↑ 截至6月17日14时的近12小时雨量统计,榜单前四都已达特大暴雨级别。

  广东17岁的婷婷还在读高二,前段时间,妈妈带着她去逛街买衣服,试裤子的时候店员来帮忙,觉得孩子身形消瘦,但是肚子却有点大,建议家长带去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