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延安时期的警卫员,妻子李若当过李讷的保姆。他晚年还忘不了毛主席送给他的小小纽扣。
他叫齐吉树,河北省元氏县人。1943年4月~1946年7月,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妻子李若曾接替郝芝兰照看李讷两年多。
齐吉树做毛主席的警卫工作仅3年多,可这个三年,是不平常的三年,他亲眼目睹了毛主席领导延安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并作为毛主席的贴身卫士,跟随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他是这些大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
开展大生产运动后,饿肚子的情况已不存在,虽然吃的是小米饭、红萝卜,吃饱肚子不成问题。但其它物资还相当匮乏,比如衣服上的纽扣就奇缺。人们穿的衣服纽扣是用布包的,五颜六色,有的人衣服上只有一个扣子,连主席身上的扣子颜色也不一样。
1944年,“七一”前夕,延安电台的王振局长给毛主席送来一包大伙制作的牛角纽扣,一是表明他们也能生产这种扣子了,二是为庆祝党的生日,给毛主席表示一点心意。
主席接过纽扣,仔细地看了看,纽扣制作得很精细,表面很光滑。他高兴地说:“很好,这些纽扣制作得不错,也算是个创造吧。以后延安再不用为纽子发愁了。
当时,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内勤人员共有三人,齐吉树、孙振法、张良。而孙振法和张良二人又被抽调去搞临时生产,毛主席身边就剩下齐吉树一个人工作。
大生产运动时期,每个人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要上交2石8斗的细粮任务,毛主席也不例外。这样,三个人的工作齐吉树一人担起来,忙的不可开交。
王振局长走后,趁主席在房间休息,齐吉树把纺车搬出来,专心致志地纺起羊毛来。突然,毛主席站在他背后问:“齐吉树,你们今年的生产任务是多少呀?”
“唉呀,你们的任务不轻呀,够重的啊,他们两人抽调走了,就留下你一人,任务能完成吗。”
“你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生产,他们两人还不了解什么时候才回来。我看,你们今年的任务要完成很难。”
毛主席把王局长给他的一包东西递给齐吉树,说:“这是王局长昨天送来的一包牛角纽扣,现在,我把它转送给你们三人,帮助你们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你们有困难,我应该帮助你们。”
齐吉树激动地说:“主席,这包纽扣是王局长和电台全体送给您的,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请主席放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一定会完成的。”
“我说让你拿去你就拿去,但不要把它卖给私人呀。你们可以把这包东西交到生产合作社,叫合作社折成钱,看能折多少,然后用它顶你们的一部分生产任务,以减少你们的部分负担。”主席认真地说。
一个多月后,孙振法和张良圆满达成目标回到枣园,齐吉树便将纽扣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他们听。三人商量:决不能用别人送给毛主席的东西拿来顶我们的生产任务,于心不安啊!但暂时也不再送还毛主席。
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孙振法和张良两人纺线,齐吉树坚持工作,力争在年底之前,完成或超额达成目标,要不然,对不起毛主席。
苦干了几个月,三人合作完成了8担4斗的生产任务。三人凑在一起,又开始商议怎么样处理这包牛角纽扣。
经反复考虑,他们决定,把这些纽扣一分为四:拿出一部分送给警卫排的战士,一部分给书记处的工作人员,一部分留给他们三人和阿姨使用,另一部分留给毛主席,把毛主席衣服上的纽扣都换成牛角扣子。
新年的前一天,三个人一起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主席,明天就过年了,我们来一是提前给主席拜年,二是向您汇报我们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三是汇报怎么样处理您送给我们的这些牛角扣子。”
“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我们三人的生产任务总算圆满完成了”孙振法作代表汇报。
“很好!你们一边工作,一边生产,干得不错,原来我还担心你们完不成任务呢。”毛主席很高兴。
“主席,您送给我们的纽扣,我们没交给生产合作社,而是把它们留了下来。怎么样处理这些纽扣,我们三人合计了一下,准备给警卫排一些,给书记处工作的们一些,我们三人留一点,另外也给主席留了一部分,准备把您的衣服上的纽扣换一换。这样处理,不知是否合适,请主席指示。”齐吉树如实汇报了商议结果。
“好啊,你们考虑得很周到,就这么办。这些纽子留在我这里也没用,这样处理很好。”毛主席赞许地说。
三个人高兴地把纽扣分送到相关的单位,并说明这是毛主席送给他们的,收到毛主席的礼物,每个人像吃了蜜一样开心。
小小的纽扣,串起的是领袖与战士间的深厚情谊,恰似那句“为人民服务”,每每想起来令人动容!